未开启屏蔽访客功能,允许调试
解读新纲要《纲要》说法:《纲要》明确提出教师应是幼儿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一、创设背景瑞吉欧认为:“环境生成课程,课程主题来源于幼儿与环境的互动作用。”幼儿园环境已不再局限于幼儿园内,它还包括幼儿园外的一切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幼儿处于这么大的环境中,必然会对各种各样的新鲜事物产生兴趣和关注,这时教师应从与儿童的交谈中,及时捕捉儿童的兴趣和关注点,从中提炼课程的主题。(中班)开学初,“三八妇女节”“植树节”等几个节日引发了孩子们的话题:爱心。围绕爱心,我预设了主题活动“爱心总动员”。我剪了一张漂亮的女孩图片贴在了墙上。照片上的她在如何创设主题墙想什么呢,是在想妈妈吗?于是,我把一张全家照贴到了墙上。孩子们激动了,一个个争着告诉我“妈妈爱我,我爱妈妈”的事例,要我记录下来,还觉得光把照片贴在墙上不好看,主动要求装饰镜框。有了镜框,照片贴上去果然漂亮。孩子们在照片展示区看呀,说呀,充分感受到了妈妈对自己的爱。在植树节活动中,每个孩子认领一盆花,在栽的过程中,孩子们了解了爱有好多种,这个主题也在活动中应运而生。
1、教育性
要求体现主题的教育思想,对幼儿具有教育意义。
2、适宜性
要求有委员和班级的环境整洁、美观,符合本班幼儿的年龄特点。
3、挑战性
要求既接近幼儿的最近发展区,又具有一定的挑战性。
4、参与性
要求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5、丰富性
要求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6、趣味性
要求富有儿童情趣,体现幼儿天真烂漫的情感和思想。
7、特色性
主题墙设置要结合当地文化,将园区的特色文化与教育理念体现出来。
墙面内容布置遵循规则
1、差异性
幼儿园环境设计,要从客观和主管设计两方面出发。这主要是孩子们的天性和成长发育使然,毕竟每个孩子都有不同天性,而且年龄和各方面也都不一样。
因此,在设计过程中,要注意差异性。不同的环境要满足不同的实际需求,根据孩子们的身心特点以及室内整体环境来构建和布局,是环境与育儿结合,进而打造符合孩子们实际需求的成长空间。
2、能动性
幼儿园布局要有能动性的作用,无论是形式还是内容,都要满足孩子们的兴趣和需求。这主要考虑到孩子们习惯探索,好奇心强的特性,在装饰设计过程中,要特别注意环境与幼儿的互动性作用,让室内环境与孩子们形成互动,发挥能动的教育作用。
3、趣味性
趣味性是每个幼儿园都需要考虑的核心问题。趣味性对孩子们而言,是其喜欢一所幼儿园的基础。比如现在很多幼儿园主题墙设计这一块园长都会关注,主要是为了提升幼儿园的趣味性,因此,环创设计过程中,要符合孩子们的心理特征,遵循幼儿的生活原理。
无论是色调、线条还是内容,都要能够满足孩子们的感官需求你。同时,还要能够吸引孩子们主动探索、认识,获取知识及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