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开启屏蔽访客功能,允许调试 怎么治理空气污染(空气污染治理简报) - 裘豆百科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正文

怎么治理空气污染(空气污染治理简报)

更新时间:2025-05-11 13:31:41 阅读量:9

本文目录

  • 空气污染怎么办
  • 大气污染的防治措施
  • 室内空气污染怎么办
  • 要解决空气污染的问题,提出一些好的建议
  • 如何防治空气污染

空气污染怎么办

1、减少污染气体的排放,如工厂的废弃物粉尘排放。2、采取集中供热等措施,节约能源的同时,减少污染物的排放。3、多植树造林,改善下垫面,减少风吹尘。4、鼓励多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减少能源浪费的同时减少温室气体等的排放。5、区域协同控制,大气污染不是一个城市的问题,在特定的天气条件下污染物会输送到其周边。

大气污染的防治措施

大气污染的防治措施具体如下:1、减少污染物排放;2、严控高耗能、高污染行业新增产能;3、大力推行清洁生产,大力发展公共交通;4、加快调整能源结构,加大天然气、煤制甲烷等清洁能源供应;5、强化节能环保指标约束;6、推行激励与约束并举的节能减排新机制,加大排污费征收力度,加强国际合作,大力培育环保、新能源产业;7、用法律、标准“倒逼”产业转型升级;8、构建对各省(区、市)的大气环境整治目标责任考核体系;9、根据污染等级及时采取重污染企业限产限排、机动车限行等措施;10、树立全社会“同呼吸、共奋斗”的行为准则,动员全民参与环境保护和监督。《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第三十条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违反法律法规规定排放大气污染物,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大气污染,或者有关证据可能灭失或者被隐匿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和其他负有大气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可以对有关设施、设备、物品采取查封、扣押等行政强制措施。

室内空气污染怎么办

如何改善室内空气污染?1.开窗通风开窗通风通过换气将含有污染物的气体排除到室外,通过加快室内空气的对流速度,可以有效加速污染物的流通,这样室内空气污染就可以得到有效降低。如果房子没有很好的自然通风效果的,可以采取一些强制通风的办法,例如可以用电风扇加快室内空气的对流,也可以达到很好的效果。2. 绿植室内空气污染可以通过绿植进行改善,例如常春藤,是目前吸收甲醛效果最好的一种植物,对微粒灰尘也有很强的吸附作用,是室内空气净化的绝佳植物。它是室内外垂直绿化品种,枝蔓细弱而柔软,能攀援在其他物体上,能够强效除存在地毯、胶合板中的甲醛,苯等有害物质。龟背竹也是不错的选择,在净化空气方面弱于吊兰和芦荟,但是甲醛清除确实效果极佳的,龟背竹可以在夜间吸收二氧化氮,能够很好的改善空气质量。还可以吸收室内90%的甲醛中的甲苯,本身耐阴易存活。观赏价值极高。3.活性炭活性炭利用碳吸附有害气体的原理,来治理室内空气污染。成本低、无毒副作用的特点,被广泛运用。此法可作为室内空气污染轻微超标的长期治理方法。但长时间使用,活性炭会处于饱和状态,要定时更换,才可以有效去除空气中的污染物。其对甲醛的去除效果为50%左右,对苯的去除效果在90%以上,对T VOC 的去除效果在50%左右。4.臭氧治理臭氧属强氧化性,可直接用于空气、水的杀菌消毒。适用于中度、轻度污染。臭氧化学性质极为活泼,可瞬间产生氧化作用,对屋内进行杀菌、消毒、解毒工作。不产生任何残留物及二次污染。但使用臭氧治理时,人要暂时离开房间,以免中毒。5.负离子治理生态级负氧离子可以与室内空气中的污染物相互作用,分解成氧气、水和二氧化碳。这种方法作为治理室内空气污染超标问题不仅见效快、无污染,不留死角,可定期采用。6.专业空气治理公司专业治公司通过光触媒进行治理,光触媒在进行光合作用下,发生化学反应,将含有甲醛、苯、氨气、TVOC、氡气的空气分解成水和二氧化碳,从而达到治理效果。

要解决空气污染的问题,提出一些好的建议

1、多植树。森林树木是地球之肺,在城市中也不例外,树叶有吸收二氧化碳,排放新鲜空气的作用。多植树,可以让杭城的空气变得更加清新。希望市政府鼓励杭城居民多植树。2、少开车。车,现在已经成为了必不可少的交通工具,但它也有一个极大的缺点——排放尾气污染环境,还浪费资源。如果减少开车,让人们用公交车和自行车代替,这样不仅能减少尾气排放,还能使可危的能源稍稍松一口气。3、少放烟花爆竹。又是一年春节,当然少不了放烟花爆竹这一样活动。放烟花爆竹会污染环境,这无疑加重了雾霾。但是,燃放烟花爆竹是中国的传统,我们不能忘本。

如何防治空气污染

一是减少污染物排放。全面整治燃煤小锅炉,加快重点行业脱硫脱硝除尘改造。整治城市扬尘。提升燃油品质,限期淘汰黄标车。二是严控高耗能、高污染行业新增产能,提前一年完成钢铁、水泥、电解铝、平板玻璃等重点行业“十二五”落后产能淘汰任务。三是大力推行清洁生产,重点行业主要大气污染物排放强度到2017年底下降30%以上。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四是加快调整能源结构,加大天然气、煤制甲烷等清洁能源供应。五是强化节能环保指标约束,对未通过能评、环评的项目,不得批准开工建设,不得提供土地,不得提供贷款支持,不得供电供水。六是推行激励与约束并举的节能减排新机制,加大排污费征收力度。加大对大气污染防治的信贷支持。加强国际合作,大力培育环保、新能源产业。七是用法律、标准“倒逼”产业转型升级。制定、修订重点行业排放标准,建议修订大气污染防治法等法律。强制公开重污染行业企业环境信息。公布重点城市空气质量排名。加大违法行为处罚力度。八是建立环渤海包括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联防联控机制,加强人口密集地区和重点大城市PM2.5治理,构建对各省(区、市)的大气环境整治目标责任考核体系。九是将重污染天气纳入地方政府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根据污染等级及时采取重污染企业限产限排、机动车限行等措施。十是树立全社会“同呼吸、共奋斗”的行为准则,地方政府对当地空气质量负总责,落实企业治污主体责任,国务院有关部门协调联动,倡导节约、绿色消费方式和生活习惯,动员全民参与环境保护和监督。